Chi Shen, Nov 17 2019
New Haven, CT
几场雨之后,路两旁的枫叶已经落了满地,据说长达四个月的纽黑文的冬天要开始了,最近些天温度降得明显,裹着海水的冷风有点冻头,夜晚的街道车和人明显少了许多,待到大雪齐膝,满城无人的时候,要么出城去浪,要么只能在图书馆里感受知识的力量
每天工作六小时,健康科研一辈子
在经过了一个月的熟悉和摸索后,逐渐找到了合适的作息规律和据点。在weekdays,基本上是等舍友早上9点半出门之后,开始收拾做一天的伙食,等十二点左右的shuttle出门,开始一天的码砖生活。
国外的大学相比于国内而言,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,就是每个图书馆都设置有众多的公共空间,大家都可以free access,可以坐着、可以躺着,有足够的电源接口、屏幕和座位,你总能在一个自己喜欢的building里找到一个喜欢的座位。但是在国内,除了图书馆剩下的只有教室了,图书馆的空间有限,而教室只适合上课不适合自我学习。
在yale的图书馆里,我选择常去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,不是因为它够老,而是它又近人又少。另一个值得常去的是医学院的Cushing/Whitney Medical Library。
如果不是码砖到不能自拔,一般晚上9点左右就坐着shuttle回家。过完了十一月的第一个周末,美国进入了冬令时,时间在凌晨两点统一回拨一小时,导致原本5点半才黑的天四点半就黑了。
算下来,一天工作6小时,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,就像喝酒到微醺但不醉一样,当然如果说要刻苦奋斗,自然是要加码工作时长的,但是考虑到本来就已稀疏的发量,想想还是早睡早起注意休息了,毕竟这样的日子也仅限这一年。
遗留的活儿处理完,新的任务才开始
处理了拖延大半年遗留下来的一项研究,总算到了可以submit的样子,如果做的研究不写文章,就成自娱自乐了,如果写的文章不投,科研就失去了意义了,所以时刻要push自己,科研没有尽头。
所以为了push一下自己,开始着手一项新的研究,deadline是Dec 31 2019,还是探索阶段,不知道实证的结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设。
Seminar的启发,想到一些研究的影子
又听了几个有意思的seminar,有点启发,记录一下:
-
Evidence based policy: low-value service,一些比较重要的reference: Measuring low-value care in Medicare, Measuring Health Care Quality and Value: Theory and Empirics 结合国内情况,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2010年的正式实施,到现在刚好10年,服务项目从最开始的9大类24小项一直扩增到现在的14大类55小项,财政补助经费从每人15元增加到现在的55元,那么,是否这每一项的增减都是evidence-based?是否每一项都有较高的cost-effective?是否存在low-value的服务项目?目前还没有检索的有力的实证研究的结果,这些方面应该是可以以后尝试着做一下的。
-
Decision fatigue:决策疲劳,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方向,如果医生存在决策疲劳效应,那么中国的医生应该是最严重的。是不是真的像‘北京遇上西雅图’中的所讲的中国顶级医院的医生一天看到门诊比美国医生一周还多,但是中国三甲医院的医生工作量大应该是没跑的。reference:The effect of decision fatigue on surgeons’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
-
还有一个,因为已经着手在做了,暂且不表。
看一下看冬天来临之前的yale campus
耶鲁神学院,顺便感受一下11 pro的超强解析力⬇️